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这是一场关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经开区管委会2023-11-27 20:10

日前,为期5天的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闭幕。继中国—中亚峰会、全球秦商大会等重大活动之后,位于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再次见证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双向奔赴。

经贸拓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作为西安“北跨”发展的重要承载区,西安经开区在又一个国家级对外交流平台上,再次上演非同一般的“经”彩时刻。

丝博会期间,在JW万豪酒店,以“砥砺奋进三十年、北跨潮头谱新篇”为主题的西安经开区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总投资465亿元的24个项目集中签约,围绕先进制造业、秦创原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及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四个主题,在汽车、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上为西安经开区产业发展能级跃升聚力。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全面展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科技资源、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资本在招商引资、经贸交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大力推进区域开放发展,实现经济互利共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强基

从制造到“智造”的经开样本

丝博盛会,发展热浪竞相奔涌;西安经开,经济脉动强劲有力。

在热烈的灯光与掌声的见证中,24个项目“携手”经开区,签订合作协议。

陕西德信零部件集团、深圳法拉德奥汽车模具及内外饰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研发等项目为经开区打造汽车产业集群注入新鲜血液。

中国钢研集团航空航天用叶片及小型结构件研发生产项目、中航试金石航空航天级无损检测中心等项目聚焦航空零部件配套生产和检测,进一步丰富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链,吸引更多上下游相关企业落户。尤其这次签约的总投资60亿元的陕西德鑫科技无人机产业化项目签约经开,建成达产将彻底解决行业痛点,实现大规模生产,低成本供应,使客户用得好、耗得起,并带动配套形成无人机产业集群。

秦创原·光伏创新中心及产业化项目、优耐特稀有金属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的签约,为经开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增添新活力……聚焦无人机、新材料、新能源商用汽车等新兴领域,落户经开区的项目呈现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先进制造业强势推进、科创动能愈发强劲、总部经济加速聚集、产城融合步伐提速等特点,必将成为经开区构建优良的产业创新生态的有力支撑。

签约现场气氛火热,在丝博会现场,也是热度爆棚。

除了主展馆区域的展品足够吸“睛”外,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展区的85件产品凭借自身“精”度实力圈粉,不少展商和客商直呼:“科技含量太高了,经开区实力强!”

来自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像引导头部伽玛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吸引了不少观众。“这是中国首台一体化 IGRT 高精度头部伽玛刀,主要用于头部肿瘤和脑部疾患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神外专科医院及各大综合医院。”大医集团全国解决方案负责人安贵龙说,“目前我们已经逐步打开美国市场,希望借助此次丝博会平台寻求更多合作机会,造福中亚等更多地区。”

作为陕西省首个工业产值过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安经开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以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先导区为目标,建设了中欧合作产业园,并由此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贸易与产业集聚区,吸引了一批国际龙头技术与服务企业入驻。目前,西安经开区隆基、天隆科技、陕汽等企业的产品辐射了欧洲、非洲、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西安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57.8亿元,同比增长30.4%。

“北跨”赋能

打造千亿级经济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签约的秦创原·延大创新西部科技湾、秦创原·光伏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德鑫智能科技无人机、优耐特稀有金属、航空航天用叶片及小型结构件研发生产、瑞派特现代化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陕西德信零部件集团总部及制造等项目纷纷将目光瞄准渭北新城和泾渭新城,计划落户这片西安“北跨”发展的“桥头堡”和产业聚集的承载地。

作为西安“北跨”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和西安向北发展的先行者,经开区在泾渭新城、渭北新城提前落子、抢先布局。今年以来,泾渭新城、渭北新城抢抓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建设机遇,表现“亮眼”,多个重磅产业项目落户,进一步夯实渭北新城、泾渭新城等区域发挥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方面的优势。

自今年3月“西安经开区渭北新城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区”揭牌后,渭北新城建设进入新阶段,推动“北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开区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和营商环境优势,在渭北新城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航空动力、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依托西北有色院及其子公司,推进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赛特棒丝材及制品、赛福斯关键零部件制造、优耐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瑞鑫科稀有金属产业化等项目,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总投资212亿元的隆基绿能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项目建设,打造光伏产业基地;依托中国航发动力,发展民用航空发动机装配及零部件制造,形成以西航莱特为主,安泰叶片、钢研高纳等企业为配套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依托青岛啤酒、福贞包装等食品企业,招引央企华润怡宝、世界500强百事食品等大体量投资项目。

与此同时,高校创新资源也在渭北加速布局。今年4月,延大创新学院与西安经开区共同签订延大创新西部科技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延安大学落地渭北新城,一座“科技湾”即将兴起。

陕汽控股总经理周相强对这里的发展前景也是信心满满,“经开区正全力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这充分体现了西安大力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陕汽将紧抓西安‘北跨’战略机遇进行产业布局,助推经开区商用车产业在规模总量、产业协同和发展质效上取得新突破。”

这里,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最具资源和成本优势的产业集聚地。

投资经开,时已至,势已成。

营商添彩

提升高质量服务软实力

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为何纷纷青睐经开区,个个抢滩落子?

24个项目“集体”落户,投资者看中了经开区什么?

项目签约背后,是产业和投资的“双向奔赴”。

11月17日,签约现场的企业代表发言环节,香港海吉亚医疗控股高级副总裁任爱说:“西安经开区有着优良的营商环境,在与经开区接洽商谈长安医院投资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温暖和政策吸引力。”

3个月前的8月18日,隆基绿能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在西安经开区渭北新城秦创原先进制造示范区开工。短短73天,隆基绿能产业项目就完成了从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的跨越,这是西安经开区从“营商”到“赢商”的生动缩影。

开工仪式现场,隆基绿能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文学的一席话是最好的诠释:“在签约当天,西安经开区就成立了项目推进组,举全区之力保障项目建设。在项目规划遇到问题时,市区两级部门多方协调,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在多方努力下,项目成为隆基绿能近年来从签约到开工建设用时最短的产能扩建项目。”

为这“一园蓬勃”,西安经开区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树立“客商第一、服务至上”理念,多领域深化制度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流程再造,倾注心血打造适宜“软环境”,为区内产业做强“硬支撑”,以审批最少、流程最短、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以更优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为了精准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护航重点项目高质量投产,西安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歇业休眠制度,创新开展上门问需、上门取件、上门送证/照“三个上门”行动,在企业开办领域常态化实现全流程3小时办结;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累计推出157项“不打烊”事项,通过“随时办、网上办、帮代办”等形式,让各类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实惠。“服务高效、办事暖心”,是企业和群众对西安经开区营商环境最直接的评价。

坚持重点项目“周调度”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由委领导牵头,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建设手续“容缺”办理,保障项目开工建设;宣讲省、市、区有关支持奖励政策,协助企业积极申报;积极协调区域内空置厂房资源,保障项目投产前产能稳步提升,全力抢占市场份额。

持续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处投诉”活动,通过现场“把脉问诊”,“零距离”了解办事企业和群众“堵痛难”问题。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站在“北跨”发展的风口,依托世界一流的领军企业群体、国内一流的产业创新集群和区位一流的产业发展空间,西安经开区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能量,将在西安“北跨”发展进程中持续书写新的华章。

分享:

    栏目排行

    全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