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一副对联背后的“博望侯”故事

三秦都市报-秦闻2023-08-11 21:03

“很荣幸能参与这次活动,感谢你们为我们方城和城固的张骞后裔搭建了沟通的‘桥梁’!”8月9日上午,参加“丝路花开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体采访行活动南线方城站活动仪式的张骞第76代后裔张国芳激动地说。

下午3时,采访团跟随张国芳来到他位于方城县博望镇董店村尹庄的家,听他讲述张骞“博望封侯”的故事。上联:“博留受封流芳远”,下联:“洛巩迁居世泽长”,横批:“家传百忍”。如今,张国芳家中供奉的祖先牌位图两侧,依然悬挂着这副对联。

今年74岁的张国芳和83岁的哥哥张国华同是张骞第76代后裔。刚走进他们家客厅,便能看到一张挂在墙上的祖先牌位图。指着图上的对联,张国芳说:“上联中的‘博留受封’指的是封博望侯的张骞和封留侯的张良。下联中的‘洛巩迁居’指的是洛阳巩义一带的后裔迁居至此。横批的‘家传百忍’也有张骞后人将其写成‘张公百忍’,意思都是告诫后人,要学习张骞出使西域百折不挠的精神。”

张国芳向记者介绍,据他了解,目前方城县内包括尹庄、老尹庄、老君庄、鱼池、大李庄等在内的村庄,居住着5000多名张骞后人。因为方城博望是张骞的封侯地,陕西城固是张骞的出生地,因此两地的张骞后人有过多次寻亲之旅,今年59岁的尹庄村村民张广福,就曾于2018年前往陕西城固寻亲。

“我有记录每天行程的习惯,所以能准确地查到时间,当时是4月1日出发的,共经历了4天时间。当时能作为本地张骞后人代表,前往城固寻亲,我感到很骄傲。当时想的是终于找到根了,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张广福边翻看着小本子边说,当他看到城固的张骞后人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就像见到失散已久的亲人一样。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血浓于水”吧。

张国华告诉记者,张骞当时的封地西至白河,东至桐柏余脉大成山,北至伏牛山,南至汉水流域的襄江,几乎涵盖整个南阳盆地。博望镇原本留有很多与张骞有关的遗存,博望镇老街上,原有地名大公馆、仓房院、马号院,都有老建筑留存,相传是张骞当年封在此地时建的,用来自用和招待客人。

据尹庄村的老人们讲,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曾在匈奴娶胡妻,生两子。归汉时,两个孩子都十多岁了,他封侯博望时,其子已接近成年。他二次出使西域时,儿子已能帮他在封邑料理事务了。此后,他的妻儿生活在封邑,一辈辈繁衍生息。

史料记载:公元前193年,张骞被封博望侯,封地在南阳方城博望镇。唐代史学家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认为:“博望”是“取其能广博瞻望”。这是汉武帝对张骞博闻多见、才广识远的充分肯定。(记者 白圩珑 代泽均 赵争耀)

    栏目排行

    全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