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新城区集团化办学牵引改革 促进深度治理 激发办学活力

新城区人民政府2022-04-12 11:09

近年来,西安市新城区以集团化办学牵引“区管校聘”改革,精准实施区域教育治理,激发全域办学活力,不断提升教育满意度。

新城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2所。其中,中学23所、小学37所、幼儿园67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9.5万余人,教职工8552人。全区教育资源富集,学校布局合理,总体协调均衡,拥有省级示范校园38所,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4所。新城区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为主线,全力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联动发力,构建起新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2345”新格局,即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建设教育强区”总目标,推动“办高质量教育、建高质量学校”双发展,构建“为学校赋权增能、让教师流动聘任、对学生贯通培养”三大平台,推行“集团化办学、教师区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绩效增量考核发放”四项改革,实现“教育改革、机制创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共享”五个走在前列,让名校就在孩子家门口,名校长、名师就在孩子身边。

锚向发力 “名校+”集团化办学牵引驱动

为深入实施“名校+”工程,经全面调研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新城区以“一长多校”和学校联盟两种形式,全域推进集团化办学全覆盖。2020年3月,《西安市新城区关于深化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出台,以名校命名的教育集团总校,对集团内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实行“一长多校”,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校组建学校联盟,采取“公办+公办”“公办+民办”“名校+新优质学校”“名校+新建学校”等方式,组建了22个教育集团。突出集团总校引领力,统筹实施资源整合和办学结构调整,突破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困境,快速提升薄弱区域的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2020年初,为提升大明宫区域教育质量,新城区教育局将还建的自弘中学与大华中学合并,设立89中分校,由省示范89中“一长多校”,按照“人员聘用、岗位工资、经费包干”办学模式运行,首年以614分完成300名高中招生指标,一年时间“新校”变“名校”,实现大明宫区域办学层次升级。89中教育集团还纳入40中、92中,“一长多校”、一体化发展,举集团之力完成硬件改造提升,教师流动输出,校园文化重构。40中更名为“89中尚德校区”,92中更名为“89中弘德校区”,分别设为89中初中的两个年级部,进行集中教学管理,学校重焕活力,教师面貌一新,优质学位扩容。汇文中学由西光中学“一长多校”,设立汇文校区,初一年级招生300名,彻底改变了招不到学生的发展困境,学区内学生纷纷回流,成为周边群众公认的“家门口的好学校”。2021年8月,提前一年完成韩森寨小学还建项目,交由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一体化管理,在“一长多校”模式运行下,实现“新校”变“名校”。

新城教育集团化办学采取的是最为直接和高效的“一长多校”模式,涵盖了全区39所学校。集团内推行的“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多个法人联合管理、集团动态孵化管理”机制。2021年,在黄河小学、秦川幼儿园、西光幼儿园等集团总校总园的示范引领下,经过办学质量综合评估,长缨路小学等5所学校、幼儿园从原来的集团成员校,先后升格为教育集团总校总园,实现“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承担起引领发展的角色。两年时间,教育集团从起初的22个增至27个,集团总校牵头负责、一校一策、精准发力,分两批次完成29所中小学“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聚合效应”,主动适应“公民同招”政策,优质均衡跑出“新城加速度”,不断提升教育满意度。新城区教育局为学校赋权增能,侧重对学校创新落实的指导监管,扩大学校在副校长聘任中的参与权和选择权,先后调整任用校级干部105人。把办学的话语权、自主权交给学校,推行区属学校中层干部管理暂行办法,36所学校自主选拔中层干部82人,8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坚持标准,自主评审中初级职称56人。各教育集团制定办学章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机构设置及职责,按照编制自主设岗用人,注重从集团总校输出管理人才,干部梯队从年龄到结构得到系统优化。“双减”政策实施以来,14个教育集团总校统筹落实,组建730余个社团,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在校内,开辟建成青少年安全教育体验馆、周恩来励志馆、航天科普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在校外,主动对接八路军办事处、省科技馆、省自然资源博物馆,联合西安火车站、易俗社、永兴坊等驻地企事业单位,开设特色课程,实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高效衔接,让学生始终站在“成长舞台”的中央。集团化办学作为牵引综合改革的“先手棋”,实施教师“区管校聘”也水到渠成,亟须全盘发力。

盘活师资 依托教育集团实施“区管校聘”

长期以来,教师流动少,形成“学校人身份”固化观念,导致校际教师或富余或不足,两极分化。教师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中青年教职工相对较少。依托教育集团实施“区管校聘”,新城区教师“区管集团聘学校用”,同步加快名师流动,加大教师招聘,力促师资均衡配置。

2020年3月,经区政府常务会审定,《西安市新城区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出台,“区管”突出教育局按照职能分工,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公开招聘、职称评聘、培训培养、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校聘”突出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新城区一盘棋“算大账”,以教育集团为实施单位,朝着“优化结构、均衡配置、赋能增效、激发活力”工作目标,推行教师“区管校聘”。

新城区教育局党委下发《关于核定新城区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新城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分为基本编制和附加编制。基本编制以中小学在籍学生数为基数,按照高中、初中、小学不同教育层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为:普通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附加编制按照新城区中小学教职工基本编制总量的3%至4.5%进行核定,主要用于对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支持。核编数据在全系统公开,包括各教育集团及成员校的实有教职工、缺员、超编人数,人员进出数据清单一目了然。

新城区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开展“三定一聘”工作的通知》,指导各中小学和教育集团按照“依编聘任、择优聘任、双向选择、均衡发展”原则,实行“两层三轮”竞聘,“两层”即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工勤技能岗位两个层次,“三轮”为校内竞聘、教育集团内竞聘、跨教育集团双向选择竞聘顺序逐级进行。校内竞聘由校长负责,教育集团内竞聘由集团总校长负责,跨教育集竞聘由区教育局人事科宏观调控,分步骤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各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在明确教职工编制总量、工作岗位、工作量、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实行全员竞聘。各学校成立竞聘上岗人事争议仲裁小组,确保过程公正。2020年8月,310名教师通过“区管校聘”走上新学校工作岗位。47名教师进行跨集团聘任交流,新增流动省市级骨干教师52名。“三定一聘”使教师基本上达到规定的工作量,“区管校聘”实现了师资优化和均衡配置。2021年,新城区招聘教师406人,一次性配齐体音美等专任教师,彻底解决义务段临聘教师问题。实施“区管校聘”以来,教师在全域流动,375名教师进行聘任流动,879名教师进行转任交流。

此举落定,学校教师队伍的组合、学科教师的搭配更加科学合理,促进了学校加快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教师队伍整体转变了观念,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追赶超越的氛围日趋浓厚。由此,实施绩效增量“二次分配”顺应人心,成为鼓励实干、创造实绩的“风向标”。

迸发动能 “二次分配”催生争创一流激情

在稳妥实施教师“区管校聘”的同时,新城区教育系统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口,搞活绩效“二次分配”,制定《教育系统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直属单位绩效工资增量发放办法》。一方面,严格分类考核,突出业绩。用好考核“指挥棒”,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分类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建立“教育局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双层考核奖励”机制,做到“一考核两突出”。区教育局对校园长考核评价,将“德、廉”设定为基础合格性指标,不符合要求的就一票否决,将“能、勤、绩”作为评优的核心标准,量化赋分考核,严格排名通报。突出对承担质量提升、改革试点、增加学位等重点任务的单位和校园长激励。各校对教职工考核,主要从政治表现、工作表现、岗位贡献、实绩呈现等四个方面细化考核。突出对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关心倾斜。另一方面,树立鲜明导向,奖罚分明。注重“新增绩效工资总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原则,树立“多劳多得 优绩优酬”导向,做到机制公平、结果公平,出以公心、激励人心。

2021年底,“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项创建任务完成主要指标。新城区先后被授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县级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先进单位”“西安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新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教育集团实施的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和协同深化推行的绩效增量考核发放,达到了因岗用人、激励实干的效果,激发出全体教师拼劲,汇聚起办高质量教育的强大力量。

    栏目排行

    全站排行